86-27-84738038/84738036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English

新闻中心
与时俱进,知己知彼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中国汽车线束胶带行业加速国产替代,2025年市场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8-25
小而关键的汽车线束胶带,正凭借新能源浪潮打破外资垄断格局,国产企业崭露头角。
华东地区的一家汽车线束胶带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一批新下线的胶带产品打包装箱。这些看似普通的胶带,却是汽车神经系统的“保护衣”,单车价值量已达30-50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国产化进程加速,这个曾经被德莎、3M、日东电工和DIC四家外资企业垄断85%市场份额的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

01 市场现状:外资主导下的国产替代机遇

中国汽车线束胶带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12.5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21亿元,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22年中国汽车线束胶带市场规模增至15.67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7.04%。
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是我国汽车产量占比最大的区域,同时也是汽车线束胶带需求最大的地区。2022年,华东地区的汽车线束胶带市场规模占比达32.9%
全球线束胶带市场基本被德莎、3M、日东电工和DIC瓜分,这些海外企业长期垄断中国市场
 
。国内车企有望凭借新能源车趋势实现弯道超车,将加速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进程。
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汽车产销量回升。2024年中国汽车累计销售3,143.6万辆,同比增长4.46%,汽车行业发展及汽车自动化程度提高刺激汽车线束胶带需求量增长。

02 产业链与供需:原材料成本压力与需求扩张并存

汽车线束胶带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PVC、PET、橡胶、丙烯酸压敏胶、非织造毛涤布等;中游为汽车线束胶带制造;下游应用于汽车行业。
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例超过75%,丙烯酸丁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影响显著
 
。2024年各类胶带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均超过75%,产品成本受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供需方面,我国汽车线束胶带产量从2016年的5289万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8986万平方米;汽车线束胶带需求量从2016年的14982万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17182万平方米。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的带动下,2021-2022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回升,带动我国汽车线束胶带需求增长。

03 重点企业分析:永冠新材等国内企业快速崛起

国内汽车线束胶带生产商主要有永冠新材、永乐胶带、联益线束、凯密科实业、卡倍力汽车等企业
 
。这些企业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永冠新材作为国内领先的胶带生产企业,正积极布局车规级胶膜新材料领域。2024年其工业级胶粘新材料、车规级胶膜新材料市场开拓良好,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8.96%、86.37%。
尽管面临激烈竞争,永冠新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05亿元,同比增长13.72%。不过,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94%,呈现下滑趋势。
永乐胶带是面向汽车、电气及通用工业领域高性能胶带解决方案的领先制造商,是汽车线束应用广受赞誉的行业领导者。联益线束则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电线束缠绕胶带系列产品的厂家,形成了布基胶粘带、耐磨胶粘带PVC线束胶带等系列产品。
表:2024年主要汽车线束胶带企业关键指标对比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方向
市场特点
竞争优势
永冠新材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工业级胶粘材料
规模大,品类齐全
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强
永乐胶带
高性能汽车线束胶带
专业化程度高
技术积累深厚
温州联益
汽车电线束缠绕胶带
细分领域专注
产品针对性性强

04 投资方向:三大领域最具潜力

在国产替代领域,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崛起,为国内汽车线束胶带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汽车线束胶带认证准入周期长,产品附加值及准入门槛较高,但一旦通过认证,客户黏性较强。
产品技术方面,国内企业正在从传统的民用消费级产品向高技术含量的工业级和车规级产品转型升级
 
工业级和车规级产品差异化、定制化程度更高,毛利率水平也相对更高
区域投资布局上,华东地区作为汽车产业集聚地,依然是投资重点区域。2022年,华东地区的汽车线束胶带市场规模占比达32.9%,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出口市场也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胶粘带行业实现出口量261.82万吨,同比增长20.43%
 
。永冠新材2024年外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70%以上,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汽车线束胶带需求持续增长
 

05 挑战与风险:成本与竞争双重压力

汽车线束胶带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例超过75%,丙烯酸丁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影响显著。
行业竞争也在持续加剧。2024年,部分胶带企业出现降价抢订单现象,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永冠新材2024年销售毛利率仅为7.94%,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供应链角度看,外销占比较大的企业面临贸易政策变化风险。以永冠新材为例,2024年其外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70%以上,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企业影响显著。
此外,环保政策趋严也推动行业洗牌。工信部《绿色包装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要求2027年前淘汰溶剂型胶黏剂工艺,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向水性胶黏剂等环保方向转型。
未来五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对胶带材料提出更高要求,将继续驱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到2030年,满足环保标准的胶带有望占据62%市场份额,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产品不良率可控制在极低水平。
国内企业如永冠新材、永乐胶带等正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开发环保型、高性能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汽车线束胶带虽小,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图景——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国产供应链正凭借持续创新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