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7-84738038/84738036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English

新闻中心
与时俱进,知己知彼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汽车线束胶带行业迎变革,绿色创新与国产替代成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5-07-29
线束胶带,这款看似普通的汽车材料,正成为汽车智能制造与绿色升级的关键一环。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汽车线束胶带行业迎来深刻变革。曾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因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推动而出现裂痕。国产企业正通过绿色工艺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抢占高端市场,一场围绕技术、环保与供应链的行业重塑正在进行中。

01 市场格局与规模:全球增长与外资主导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汽车线束胶带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据行业报告预测,​​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亿元级增长至2030年的亿元级​​,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已达亿元级别。
        从竞争格局看,目前全球市场主要被几家国际巨头主导。​​德莎、3M、日东电工和DIC等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格局。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长期主导高端市场。
         汽车线束胶带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PVC胶带、PET胶带和其他材质胶带;按应用领域则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板块。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升,​​单车胶带价值量已达30-50元​​,且对胶带的功能性与寿命要求不断提高。

02 国产化机遇:新能源汽车带动供应链重构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正为国内线束胶带企业提供难得的国产替代窗口期。
        据行业分析,​​国内新能源车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加速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给线束胶带行业带来进口替代机会
 
。永冠新材等国内企业已在积极布局车规级胶膜新材料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其车规级胶膜新材料销量同比增长86.37%​​,表明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国内企业正从传统的民用消费级产品向高技术含量的工业级和车规级产品转型升级。
        目前,汽车线束胶带认证准入周期长,产品附加值及准入门槛较高,这也是外资企业能够长期主导市场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国内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03 技术发展趋势:绿色环保与高性能并重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环保与高性能成为汽车线束胶带创新的两大主线。
​        UV/EB绿色固化工艺是当前最前沿的创新方向之一​​。亮线科技等国内企业已开始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该工艺可实现快速固化,大幅降低溶剂的使用和VOCs排放,满足汽车行业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国际巨头也在持续创新,德莎公司开发的​​tesa®50128胶带针对难粘材料​​、繁多线束以及紧迫的工艺时间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款胶带在非极性表面和粗糙的基材表面都具有高粘接力,且低挥发有机物特性满足汽车内饰的应用标准。
       未来,高性能铝箔基压敏胶带、导电胶带等差异化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封装需求上升,耐高温、高粘接强度的特种胶带市场前景广阔。

04 行业挑战与风险:成本与竞争压力并存

        汽车线束胶带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例超过75%​​,丙烯酸丁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影响显著。2024年丙烯酸价格波动幅度达±23%,给行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
        行业竞争也在持续加剧。2024年,部分胶带企业出现降价抢订单现象,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永冠新材2024年销售毛利率仅为7.94%,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供应链角度看,​​外销占比较大的企业面临贸易政策变化风险​​。以永冠新材为例,2024年其外销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70%以上,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企业影响显著。
        此外,环保政策趋严也推动行业洗牌。工信部《绿色包装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要求2027年前淘汰溶剂型胶黏剂工艺,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向水性胶黏剂等环保方向转型。
       随着汽车产业持续变革,汽车线束胶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国内企业如永冠新材、亮线科技等正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开发环保型、高性能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未来五年,​​具备纳米涂层技术、智能涂布设备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到2030年,满足环保标准的胶带有望占据62%市场份额,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产品不良率可控制在极低水平。
        汽车线束胶带虽小,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图景——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国产供应链正凭借持续创新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更多新闻